中南学子三下乡: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播下科学兴趣种子

2023-07-18
来源:

(通讯员 徐振翔)7月13日,中南大学赴湖南省益阳市衡龙桥镇教育关爱帮扶社会实践团于黄土坑学校举行开业仪式。仪式上,黄土坑村张令辉对参与活动的留守儿童们提出期许,希望“各位同学能保持昂扬向上、争拔头筹的态势,充分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图片 1.png


图为在黄土坑学校召开开营仪式,黄土坑村总支书张令辉致辞。   叶敬远/摄


衡龙桥镇地处赫山区东南部,户籍人口约6万人,常住人口约4万人,外出人口约2万人,是典型的“外出务工”乡镇,留守儿童数量多、教育存在困难。由于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很多家庭的孩子被留在家乡,仅有老人一起生活,留守儿童的数量众多,如何帮助留守儿童“跟得上、学得会、有理想、有成就”成为了重要课题。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留守儿童,中南大学的这群热心学子走进农村,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中南大学委员会组织,志在通过与当地留守儿童的交流交往,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他们还计划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为农村地区的青少年们种下科学兴趣的种子。

据悉,实践团队计划精心策划文化活动,准备向孩子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书法、古典民谣、古诗词鉴赏等课程活动,将让农村的留守儿童亲身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除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南大学的学子们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科学普及活动。他们利用从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入手,为农村的孩子们展示了科学原理,让他们在互动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神奇。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讲述科学现象,同学们踊跃参与。 辛力慧/摄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拓宽了视野,同时也能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通过与留守儿童的交流,中南大学学子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村外出务工条件下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通过科学普及活动为乡村教育带来帮助、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有志投身科学事业回报家乡。

团队成员纵振宇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乡村留守儿童学校,我对这里的环境感到担忧。学校的教室墙壁斑驳,窗户破旧,篮球场也凹凸不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他们的质朴与真诚让我深感触动。因此,我坚定了我们要竭尽所能帮助他们的决心。我们要教授他们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多彩斑斓。同时,我们还要帮助他们树立理想与信念。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小村庄,亲身体验这个广阔的世界。”

同学们兴奋地欢迎中南学子的到来。有留守儿童在听到团队将会开设绘画和篮球等课程时非常激动,也有留守儿童提到想要学数学、英语等学科,加强各方面文化的基础素养。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未成年人发展中,仍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环境的制约对于乡村孩子来说,尤其需要教育关爱团队长期、高质量地提供帮扶服务。

中南大学学子的行动展示了中国青年的朝气蓬勃和服务社会的热情。他们用实际行动传达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科学普及的使命,为益阳市的农村留守儿童带去了知识、乐趣和希望,将与他们缔结深厚的友谊、成为留守儿童的知心伙伴。相信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农村教育情况将会得到极大改善,会有更多孩子在未来投身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科学事业发展。


图片 3.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马倩楠/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或个人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提供企业或个人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24小时删除:联系邮箱395267199@qq.com


责任编辑:李红则



分享